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黄百韬临死前说,这三个问题他想不通,死不瞑目

1948年11月22日,苏北平原上,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,成为了当时的焦点,同样也是在这个村庄里,国军名将黄百韬走完了他的人生。

就在当日黄昏,黄百韬突围逃命未遂,绝望之余举枪自尽。

而就在黄百韬自尽前夕,他曾向国军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说过,他有三个问题实在是想不通,这三个问题,让他充满了不甘。

究竟是什么问题,以至于让黄百韬死不瞑目呢?

一、

黄百韬想不通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他为何偏偏在新安镇足足等了第44军两天,而不是尽早离开。

新安镇,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,并且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由于该地具备极强的战略意义,因此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初,毛主席在制定相关作战方针时就强调:“……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,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,完成中间突破,占领新安镇……”

当然,作为行伍多年的黄百韬来讲,他自然也看到了新安镇的特殊,不然他也不会移防至此,但随着战局的变化,他就意识到,留在新安镇的危险系数越来越高。

为什么呢?新安镇距离徐州大约有200公里,而就当时国军的整条战线来看,新安镇的位置是比较突出靠前的,与徐州一线国军成不了犄角之势,更无法做到及时联动,这么一来,黄百韬在无形中就陷入了孤立无援之地。

正因为其孤立无援,自然就很容易成为华野的首要打击对象,事实上确实如此,前文我们也提到了,毛主席在部署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方针时,的确是要把新安镇拿下。

因此鉴于这一点,意识到自身陷入险地的黄百韬,在当年的11月1日,就向徐州剿总刘峙请求,将各部收拢至徐州附近。

但结果,刘峙并没有同意,这下黄百韬急了,在当月3日又一次请求,这次南京方面进行了批准,允许黄百韬退守徐州以东地区。

按理说,上峰已经同意,黄百韬该高兴才对,但在接到消息后,他却对幕僚说,“恐怕撤退不及了”。

为什么会来不及?其实很简单,大军移动不比小股部队,需要准备的工作太多,另外7兵团人数数万,怎么可能会说走就走?而3日深夜南京才同意,黄百韬接到消息已是4日白天,再准备准备,大军能在5日开拔就不错了。

而华野会眼睁睁看着黄百韬离开而无动于衷吗?肯定不会,因此这就是黄百韬为何会说来不及的原因。

当然,如果黄百韬能在5日出发,倒也有逃出生天的机会,但他却放弃了这次机会,而是又在新安镇呆了两天,一直到当月7日方才离开。

正是耽误了这两天的时间,要了黄百韬的命。

为啥他会新安镇待上两天?原因倒也不复杂,是因为当时南京有令,要他等着自海州而来的44军到来后,一块上路出发。

44军,隶属于国军第9绥靖区,当时该军驻守于连云港一带,在南京方面要求各部收缩兵力至徐州附近后,该军也在后撤之列。

不过问题就来了,44军后撤,与黄百韬又有什么关系呢?他又为啥非得在新安镇等着44军呢?

实际上,这背后有一个出自于郭汝瑰之手的“圈套”。

当时44军驻守在连云港,而按照路线,其要是撤回徐州,有两个路线方案,第一是走水路,不过这种方式耗时太长,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圈子,而第二种方案,则是走陆路,该方式速度快,但相对不安全,指不定在哪里就会碰到解放军。

而郭汝瑰为了能让44军走陆路,即沿陇海线西撤,就向时任国军国防部参谋长的顾祝同建言,可以让黄百韬的第7军对44军进行接应,这样就能保证44军完好建制归来。

当然,为了让黄百韬心甘情愿的在新安镇等着44军,郭汝瑰又建议顾祝同,可以把隶属于李延年兵团的44军,划拨给黄百韬麾下。

这就意味着,黄百韬只需要等上两天,就可以得到一个军的建制,正是这个“甜头”,让黄百韬上了当。

当然,黄百韬也不是那种为了一点利益就完全昏头的人,他也看到留在新安镇有风险,但之所以敢留下来,也是有一定底气的。

当时在他的北边,有国军第3绥靖区的两个军在驻守,即53军和77军,有他们在北边,即便是华野真的南下了,那么这两个军起码能挡上一阵子,这样就能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。

就这样,综合考虑之后,黄百韬觉得没啥问题,于是,就“听话”的留在了新安镇,一直等到当月8日凌晨方才仓皇撤离,而这耽误的两天时间,最终为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。

如果黄百韬能不等这两天而是提前出发,那么起码能走50公里左右,这样一来,就有极大可能不会被合围,到那个时候就算付出点损失,但主力还是有撤回徐州可能得。

只可惜,由于耽误了两天,黄百韬是没这个机会了。

二、

黄百韬的第二个想不通,是自己在新安镇等的那两天里,为啥搭一座桥,这样即便是撤退,起码也能扯的快一些。

众所周知,在当月6日夜间,华野大军进入战斗状态,七个纵队从鲁南疾驰而下,矛头直指黄百韬。

而在11月8日凌晨,黄百韬开始西撤,但由于新安镇外的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,导致黄百韬大军拥挤阻塞于此,整个部队行动极其迟滞。

不得已之下,黄百韬又下令让其部之一63军改走南线的窑湾,从这里强行渡河,但没等到该军过河,就遭到我军的分割包围,最终被全歼。

到了当月9日,黄百韬的兵团主力总算过了河,并抵达碾庄。

而让黄百韬想不通的是,自己在新安镇等的那两天里,为啥不在运河上再多架至少一座浮桥,哪怕多一座桥,到了撤退那天,也不至于数万大军和更多的平民挤在一起。

而一旦大军撤退有序,自己也不会让63军去走窑湾,而那样的话,63军就避免了被解放军全歼的可能。

如果能多一个军的兵力,即便是后来被围困在碾庄,或许,就能熬到最后一刻了。

实际上,这些如果以及可能,都是黄百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,7兵团在这两天之所以没有架桥,除了与黄百韬没想到有关之外,还有另一个原因。

7兵团不同于国军嫡系部队,是由杂牌军组成的,靠着几场胜利加上顾祝同的提携,黄百韬这才声名鹊起。

但即便有一定成绩,7兵团还是与国军嫡系不在一个地位级别上。

别的不说,单说留在新安镇一事,当时徐州附近的国军部队可不止老黄一个,但大家都知道新安镇危险,谁也不是傻子,就当时的情况而言,肯定是离徐州越近越好,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留在新安镇。

也只有把黄百韬留下,才能服众,当然也只有黄百韬会听从此安排。

但即使是留下,7兵团内部还是有很大问题的,7兵团能在那段时间声名鹊起,很大因素是依赖于黄百韬,其本身的战斗力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,这一点,从想从窑湾渡河的63军结局就能看得出来。

63军脱离大部队后不久,就被解放军全歼,这就意味着,没有黄百韬,7兵团的战力并不高,没有当场溃散各自逃奔,就已经是老黄治军有方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黄百韬想架桥就成了难事,让谁来架,从哪里架,都是一系列很麻烦的问题,毕竟架桥本该是工兵的事情。

而7兵团能被捏在一起,老黄就费尽了全力,实在是没有精力和能力再让部队架出一道桥来。

即便是真的开始架桥,依照当时国军的效率以及互相推诿、扯皮的作风,两天时间也不会有太大的进度,反而会因为架桥露出破绽,到那个时候,更是得不偿失。

所以说,黄百韬后悔没架桥的想法,只是一厢情愿罢了,真正让他重来一次,结果还是无法改变。

三、

至于黄百韬想不通的第三个问题,即李弥为何不在曹八集掩护自己西撤,而是丢下自己不管,其实对于这个问题,黄百韬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。

早在7兵团后撤途中,黄百韬曾驱车亲自至曹八集见了李弥,请求他的13兵团在曹八集多留一段时间,以便掩护自己撤退。

实际上,李弥要是真的能在曹八集等等黄百韬,那么7兵团就会和13兵团连成一片,届时,两个兵团就会形成一个重兵集团,一旦如此,数十万大军聚在一起,华野将其合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。

只要不被合围,那黄百韬就有撤回徐州的可能,正如前文所说,即便是付出一点损失,也不至于覆灭。

而通过碾庄战役的过程来看,我军与国军之间的胜负手,的的确确是出现在黄百韬的西撤通路迅即被切断这一点上,由于李弥撤走,让华野抓住了机会,直接把黄百韬的后路堵上,造成黄百韬只能在碾庄徒呼奈何。

所以,要是李弥真的没走,黄百韬还是有逃出生天机会的。

可是,当时的李弥以军令难违为理由,坚决不等7兵团,而他一走,就造成了他与黄百韬之间出现了空档,这才被我军抓住了机会。

表面上看,黄百韬想不通的是李弥为何见死不救,更想不通李弥为何不讲义气只顾自己逃命,但实际上,黄百韬太知道这背后的原委了。

国军历来的传统,就是“宁死道友莫死贫道”,友军落难见死不救是其历来的风格,前文我们也提到,战事伊始,都知道离徐州越近越安全,在这种情况下,谁还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呢?

所以,作为李弥来讲,自然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,并且还是能跑的多快跑就跑多快。

再者说,李弥和黄百韬,也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,无非就是同僚而已,这更没有了让李弥留下的理由了。

因此,哪怕是黄百韬说破大天,他李弥也不可能留下,更不会留下。

实际上,黄百韬对于李弥个人的不讲义气,其实是明白的,他最不明白的,也是最恨的,就是凭啥自己能接受总部命令留在新安镇等44军,难道总部就不能命令李弥就留在曹八集等等7兵团呢?

所以,黄百韬恨得是国军的无能,而非单单恨李弥一人,但这个问题,我们在前文也提到了,他黄百韬是杂牌更非嫡系,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后娘养的,不然也不会让他留在新安镇。

因此,没人愿意等黄百韬,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。

那么如果黄百韬这三个想不通真的实现了,即不在新安镇等,并且大军及时撤走,同时还有友军掩护,能不能改变7兵团的最终命运呢?

答案是改变不了,他黄百韬依然还是会走向覆灭。

黄百韬从新安镇到碾庄,其实跑的也不算太慢,仅用了3天时间,但最后仍被合围在此,一来是曹八集被我军攻占,而第二个关键因素,则是国军第3绥靖区的起义,也就是贾汪起义。

贾汪起义的时间,是当年的11月8日,也就是黄百韬离开新安镇的当天,而选择这么一个时间并不是巧合,极有可能是我军这边早就做好了相关工作,并确定这天起义最有利,这才在11月8日发动。

所以就算黄百韬没有在新安镇耽误两天,那无非就是贾汪起义提前就是了,到那个时候,华野大军照旧会快速南下。

而此时的黄百韬,就算能有条不紊的通过浮桥,但大军却会因为行军拉成一条长线,并且还是在野外。

试想一下,没有了碾庄的阵地依托,而是在野外与我军相搏,7兵团会是啥结局?个人觉得,最好的结局,无非是其先头部队逃脱,但其后面的大部队,还是会被我军歼灭。

所以说,黄百韬想不通的三个问题,其实也没啥意义,无非是人之将死觉得不甘心而已,解放战争的大势,并不会随着单独一场战役的胜负而改变,即便黄百韬再来一次,依旧难逃被全歼的命运,不仅是黄百韬,包括国军也是如此,胜利终将是人民解放军的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城南香烟资源网 » 黄百韬临死前说,这三个问题他想不通,死不瞑目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